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檔案研究法專題
Seminar on Archival Documentary Studies 
開課學期
103-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朱浤源 
課號
PS7585 
課程識別碼
322 M505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3,4(10:20~12:10) 
上課地點
社科研601 
備註
政治思想。
總人數上限:12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2PS7585_archives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一、史料建構﹕人類經驗傳承資料的程序與方法
人類科技文明與文化之所以能夠維繫、傳承甚至發展,就在智慧能夠積累。而智慧之所以積累,必賴過去的經驗。經驗儲存而為知識。知識不管哪一種,都透過說與寫,也就是口述歷史與檔案來呈現。因此,說與寫是前人智慧的結晶,無可或缺的兩大類資料。
口傳歷史與檔案乃成為從事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兩套材料。如何解析以及建構這兩套材料,也成為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兩套基本方法。不止人文與社會科學如此,自然與應用科學,亦復如此。它們是人類成為萬物之靈必不可缺的兩大手段。
由於累積「說」與「寫」的方法不同,且箇中奧秘複雜,故以兩學期的課程分別講述,並引導操作,以便實地運用在研究材料的建構上。
1. 「說」:口述歷史
口述歷史可以說是先透過記憶,再經「口說」經驗,來紀錄其智慧的一套方法。它的優點是:主訪的人可以撿到「現成」的知識。
但是,口述歷史也有許多缺點:第一,其內容較主觀; 第二,內容不完全固定,因為深受說話當下的外在環境影響。易言之,不同的人,或在不同時間去訪錄,所提問題也會不同,受訪者所回應的說法,其內容可能就不相同。因此,口述歷史紀錄比較接近第一手,但是有大部分篇幅是第二手的。檔案則不同,特別是官方文書,是第一手經過精鍊的「寫」的資料。
2.「寫」:檔案
相對於口述歷史,檔案的精確度與客觀性,則都較高。
一般人說的「檔案」,通常指有特定時間與空間的政府公文書、是人類政治活動的文字紀錄。它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像口述歷史,其內容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有變化。事實上,則公司行號、宗教、同鄉、宗親、同學等許許多多社團,也會有檔案;個人也可以有檔案。由於其內容是固定的,而且是採用比說更冷靜的程序與理性的方法建構的; 尤其政府檔案,是由一組行政與政治精英針對當時問題,所建構相互溝通,以解決問題的紀錄,因此,它的歷史的以及科學的價值,基本上高過口述歷史。在研究上,一般而言,學術性更高的人更重視它。
二、本學期的方法學﹕探討檔案之建構與研究
1. 方法學但是,過去許多年以來,人文與社會科學界的學術工作,受限於西方學者所謂 “state (國家; 官)versus society(社會; 民)”的「官民對立」過度簡化的分析框架,以及二十世紀特重意識形態互鬥的矛盾,不但沒有接受檔案的科學性與客觀性最高的事實,而且反過來批評檔案,否認其為研究或寫文章的最佳憑藉與優點,而視其為統治當局的工具,其中佈滿「陷阱」。
其實不然,因為檔案是從當年官文書中挑選留下的,是官與民如何互動以解決問題的資料:第一,檔案製造者並非不是為民著想,而人民也不必然沒有參與統治;
第二,檔案是當年在朝與在野菁英處理公共事務時的直接記錄;
第三,它恆久存在而不變,不會像口傳歷史,深受因時而變的「歷史記憶」所左右。
但是,要怎麼找到檔案?如何閱讀?怎麼解釋?以及究竟如何比對?以便建構更深刻而接近真相的知識,就需要討論,也需要實地接觸閱讀與實作分析。
三、孫立人上將暨夫人及二二八事件專題﹕
本課程以一學期的時間,引導學生先接觸官方檔案,接著是政治人物個人檔案,並集中介紹與討論有關孫立人及其張晶英夫人(清揚居士)的檔案。
其課程重點、進度以及目標如下: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
課程重點
指導同學了解檔案的性質,以及收集和應用的要領:
1.了解公文書製作過程(中、美兩國政府收發公文程序)之介紹與解析方法的個中奧秘;
2.訪問檔案館,閱讀檔案的規定,知道收藏與申請閱覽檔案的制度;
3.打開檔案,親自體會當年政府內部人員,為了解決當代問題,所進行的溝通以及政策之決定與執行的過程;
教師授課重點:從孫立人上將及其夫人的一生相關檔案,看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公開、機密與隱密戰線;
4.依其興趣,找出某主題,並試從政治、軍事、外交、公行、社會、族群、宗教與心理等層面,分作檔案的蒐尋與研究。
課程進度
指導有興趣從事研究的學生:
課程進度之重點,依次放在以下四項:
1.理論講述:將檔案學的主要內容,從資訊方法學的觀點加以介紹。
2.經驗介紹(第一階)在研究生教室:
講授者具體舉例,將三十年以來進行檔案研究的心得,挑選一宗專題深入介紹,以具體化學術研究的程序與步驟,並與同學討論。除本人講解之外,亦邀請其他學者演講,傳授不同的經驗。以上兩步驟為初階。
3.訪問探查(第二階)至各檔案館:同學與老師共同挑選若干主題,組織成參觀團隊,自中央研究院、故宮博物院、中華民國國史館、檔案管理局、中國國民黨黨史館、臺北市政府二二八紀念館等,挑選一、二機關,由教師挑定主題,帶領同學親自前往,從申請到閱讀,實地演練。使同學的認識檔案,進入兼顧理論與實際,作為第二階。
4.實作(第三階):訂定主題,在教室引領學生,了解二十世紀大時代的特色﹕公開、機密與隱密三條線的並存,使跳脫文字表面,深入體會結構內部運作要領,及冷靜與深入箇中分析的巧妙,作為第三階。
5.綜合檢討:整合班上同學從檔案研析孫立人上將暨夫人的小故事,以觀察二十世紀的大歷史
(1)個別研究﹕小歷史之內個案故事的研析
(2)集體互動及整合﹕個案之整合與大歷史
課程目標
旨在教導同學按照以下七個步驟來實際操作﹕
1. 了解貢獻﹕了解檔案研究法對學術研究的貢獻:自古以來重要經典的依據。
2. 懂得方法﹕懂得研究檔案的方法
3. 知道要領﹕知道檔案研究法的要領、困難所在、要解答的問題為何等等
4. 清楚優點﹕清楚檔案研究法的優點
5. 認識缺點﹕認識檔案研究法的缺點:官方的觀點以及隱晦等
6. 個案實作﹕各自實際操作檔案研究:根據主題深入公開、機密與隱密三條線的探尋
7. 整合建構﹕繳交實作成果,作為本專題研究計畫,或者學生自己論文的一部份。

經此三個階段、七步驟兼顧理論與實務的講解、操作與檢討,使修課同學不只自己會操作,會判斷,而且有助於撰寫畢業論文。
 
課程要求
課堂發言表現(理論探討一) 10%
指定作業:閱讀心得報告(理論探討二) 20%
期中報告:(實作一)學術的準備與速紀錄 30%
期末報告:(實作二)紀錄、校訂與初步完成 4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週二13至15時在臺大社科院三樓的教師休息室 
指定閱讀
授課教師的作品舉例:
1. 利用地方政府二二八紀念館檔案:〈美國政府背叛臺灣:校讀George Kerr編撰Formosa Betrayed時的內心世界〉,《檔案季刊》,臺北:檔案管理局,8:3,民98.9,頁84-97。
2. 利用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案:〈小政府治大社會:明清之際廣西的個案研究〉,《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7年8月,35頁。
3. 利用孫立人將軍紀念館檔案:《孫立人言論選集》(編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9年11月,438頁。
4. 利用總統府、監察院、國防部、及桃園醫院檔案〈再論孫立人與郭廷亮「匪諜」案〉,《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財團法人補償基金會,民90.5.20,26頁。
5. 利用中、美、日三國檔案:〈蔣中正、孫立人與麥帥〉,劉惟開主編,《蔣中正與民國軍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民102.12,頁175-252。 
參考書目
(一)方法學、目錄學
1.張樹三,《檔案學概要》,臺北︰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民94。
2.吳銘能,〈檔案與口述歷史之間:口述歷史文字更動與二二八事件研究〉,民96,16頁。
3.利用美國政府檔案的方法:朱浤源,〈「美國軍事情報:中國之部,1911-1941」檔案目錄編輯商榷〉,《現代中國軍事史評論》,期2,民國76年10月,12頁。
4.利用英國政府檔案的方法:朱浤源,〈英國「國家檔案館」(Public Record Office)收藏有關中國史料初步調查報告〉,《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1,民國75年3月,26頁。
5.《二二八事件檔案目錄彙編》,臺北︰檔案管理局,民94。
6.朱浤源編撰,《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8年10月,初版;民國89年4月,再版,361頁。
(二)範例與資料
1. 國史館,以《國軍檔案》為例。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外交檔、經濟檔、二二八事件檔案以及個人檔案。
3.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清代軍機處檔案。
4.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亦以國軍檔案為例。
5.《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1-18冊),臺北︰國史館,民97。

(三)授課教師的作品舉例:
1. 利用地方政府二二八紀念館檔案:〈美國政府背叛臺灣:校讀George Kerr編撰Formosa Betrayed時的內心世界〉,《檔案季刊》,臺北:檔案管理局,8:3,民98.9,頁84-97。
2. 利用故宮博物院軍機處檔案:〈小政府治大社會:明清之際廣西的個案研究〉,《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7年8月,35頁。
3. 利用孫立人將軍紀念館檔案:《孫立人言論選集》(編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9年11月,438頁。
4. 利用總統府、監察院、國防部、及桃園醫院檔案〈再論孫立人與郭廷亮「匪諜」案〉,《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財團法人補償基金會,民90.5.20,26頁。
5. 利用中、美、日三國檔案:〈蔣中正、孫立人與麥帥〉,劉惟開主編,《蔣中正與民國軍事》,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民102.12,頁175-252。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發言表現(理論探討) 
30% 
 
2. 
期中報告於四月中繳交 
30% 
實作一:一宗個案故事之內的﹕小歷史的研析 
3. 
期末報告於七月中繳交 
40% 
實作二﹕個案之整合與大歷史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4  檔案產生的程序基本特質、分類、價值與檔案館種類與管理 
第2週
3/03  公開與隱密戰線的介紹與討論
討論:閱讀檔案的技巧 
第3週
3/10  討論:閱讀公、私檔案:校勘的要領 
第4週
3/17  檔案解讀:以二二八事件與孫立人叛亂嫌疑案為例 
第5週
3/24  進入監察院網站,了解去年最近調查二二八事件與孫立人案之情形。同學挑訂題目,開始準備期中報告 
第6週
3/31  本日已經改為詳細討論彰化市政府的二二八事件報告。周柏吟、黎葳以及溫鋆的彰化市政府二二八事件報告均已輸入,並且當場報告與熱烈討論。上課效果非常好。劉曉佳也如期將新竹市政府報告輸入與上傳。由於時間不夠,沒能討論。
另外附上韻目代日表,幫助同學瞭解公文上,尤其是電報所用日期的代號。
請溫帶鋆同學再做一點功課:將今天最新附上的王一麐市長報告也輸入。完成之後,並請上傳至CEIBA以及我在中研院的電子郵箱:mhhychu@gate.sinica.edu.tw。 
第7週
4/07  焦點集中在討論蘇瑤崇教授的文章內容以及其背後的基本預設和動機。也介紹所謂"國家檔案"的意義。原定介紹與討論有關我國隱密戰線之控制者,也有動態涉獵。至於政府與孫立人及其張晶英夫人(清揚居士)互動的檔案之研究,則交由碩二旁聽生劉曉佳,作為其個人畢業論文來深入討論。 
第8週
4/14  上午八時十分至近史所教師的研究室集合與上課,以熟悉二二八的各種重要檔案。 再訪問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的檔案館。臺史所以相關檔案尚未開放,暫不參訪。 
第9週
4/21  (校外教學補假)同學於本週陳翠蓮教授的文章。 
第10週
4/28  訪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課堂口頭報告閱讀陳翠蓮教授侯坤宏教授與歐素瑛教授文章的心得與提出初步研究成果:三位教授所述當年事件經過之詳細年表,加註資料出處,並討論決定進一合作撰寫年表代替報告的要領。 
第11週
5/05  進一步討論同學閱讀陳翠蓮教授侯坤宏教授與歐素瑛教授文章的心得與提出初步研究成果:三位教授所述當年事件經過之詳細年表,及其背後之方法與政治侷限。
依據興趣決定期末報告的面向,確定專攻主題。並簡介:國內主要檔案分類 
第12週
5/12  在教室上課,續追美國在華隱密戰線,介紹與討論教師典藏之孫立人檔案 
第13週
5/19  訪問國史館,熟悉中華民國總統檔案之大部分類 
第14週
5/26  專題研究國軍反攻緬北及英、日、緬(甸)、中(兩岸)歷史詮釋權之示範﹕從公開、機密到隱密路線看戰爭與外交 
第15週
6/02  專題研究孫立人案,及歷史多元詮釋之內涵與國內史學界當前特色 
第16週
6/09  檢視二二八與謝雪紅、蔡孝乾檔案,以重新勘定真偽,並了解建構歷史的方法與要領 
第17週
6/16  綜合討論:學期報告初稿 
第18週
6/23  綜合討論:學期報告初稿
七月中繳交學期報告定稿